为持续深化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与专业素养,4月17-18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举办第十四届主题班会课赛教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现场观摩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参赛教师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紧扣班会课育人目标,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活动邀请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岑坚,曲江一中政教处副主任董锋、丁慧芸,初2023级年级副组长张冬梅,初2024级年级组长李博、副组长高文昌,高2023级年级组长佀艳英,优秀班主任代表陈思嘉、廖益贵、李善婷担任评委。
史蓉老师以“悦纳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为主题开展班会课。史老师针对青春期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团体活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接纳情绪并建立管理意识。课程运用心理学知识解析情绪成因,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联,在家校协同引导下,鼓励学生主动调整消极思维模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朱仕伟老师以“打破偏见,做自己的英雄”为班会课主题,通过分析哪吒从“魔丸标签”到“自我觉醒”的认知转变,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偏见与客观事实对认知建构的影响。课程采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首先溯源偏见成因,继而通过电影情境与生活案例的交叉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理性认知框架。同时,朱老师借助群体协作深化班级凝聚力,最终达成个体认知重构与集体价值观共建的教育目标。
陈彦明老师以“青春更需要Passion”为主题开展班会课。本节课以哪吒打破命运枷锁、实现自我成长的经典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青少年热情逐渐消退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揭示青少年在现实困境中所面临的认知局限。同时,课程采用个人反思与团体协作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标签解构、行动方案规划、群体共鸣构建等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敢于冲破既定命运,突破认知束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拾那份蓬勃的热情,勇敢地迎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
姜睿艳老师以“掌声为谁响起”作为班会课主题,通过叙事分析、影像案例解析、冥想体验、学生采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学习动机的分类,明白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班会课上,姜老师通过积极自我暗示、创造成功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积极地面对各种挑战。此次班会将互动体验、情境模拟与集体宣誓相结合,并以“掌声为自己响起”落下帷幕。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让学生们满怀勇气与自信,奏响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杨加贝老师以“点亮自己的星空”作为班会课主题,设置了“我身上的点点星光”“我头顶的灿烂星空”“我脚下的攀登之路”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度探索自我价值。通过这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梦想。此外,这堂班会课巧妙地将自我评价与师生互评有机结合,营造出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实现自我成长。
白倩老师以“我们始终在一起”为班会课主题,借助团队合作与榜样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团结的力量,使学生在协作过程中明晰个人责任与集体价值。白老师组织了“超级对对碰”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独木难成林”所蕴含的协作意义。随后,白老师剖析了奥运冠军团队等事例,引导学生围绕“个体如何在集体中发光”展开讨论。最后,全班同学齐声高呼口号:“我们始终在一起!”这句口号将融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激励全班同学携手共进。
唐炳儒老师以“用温度诠释责任,以行动定义担当”为班会课主题。本节课巧妙地把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融合在一起,精心创设了“责任测温站”“小剧场”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值日的细节之处感知责任的重量。班会课上,唐老师还通过深入分析“负面链条”与“正向升温行动”,让学生深切领悟到个人行为对集体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责任宣言”进一步升华主题,帮助学生树立“班级责任半径即社会公民素养雏形”的价值观,同时向学生发出号召:以小小的 1℃行动作为起点,努力让教室因为自己而充满温暖。
刘晓斌老师通过情绪ABC理论解析和“内耗垃圾回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情绪、调节压力;借助“三分钟沉浸实验”引导学生体验心流状态,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制定“能量契约书”,引导学生将抗内耗策略和心流目标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同时,刘老师融合心理学理论与互动实践方法,鼓励学生将焦虑转化为行动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莹老师设置“平面镜-照见多维自我” “三棱镜-拥抱独特光芒” “望远镜-成长新空间”等互动活动,借助“镜”寓意自我认知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省和他人评价来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成长空间,从而获得成长内驱力。李老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绽放更出色的自己。
邢新雅老师设置了“绘制我的乔哈里窗” “转魔成仙” “非习惯挑战”三项活动引导学生专注于自我提升与成长,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自我悦纳,肯定自己的价值,拥抱自己的积极情绪;帮助学生绘制自己的“成长拼图”,激励他们勇敢突破自我,跳出舒适圈,遇见更好的自己。
王小姗老师以积极心理学中的VIA性格优势理论为依托,巧妙融合AI技术,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活动。她通过游戏互动、案例分析和同伴反馈活动,引导学生突破“显性优势”的束缚,深入挖掘自身内在的潜能与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逐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体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前行。
王璐老师通过“创意短片” “夸夸大会”及“家校共建积极能量场”等活动,围绕“与自己和解”这一话题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深刻领悟“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环境,但可以选择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自己和解”,让自己的内心闪闪发光;同时王老师引导同学们以温暖、热爱的心态积极构建身边的正能量氛围;鼓励学生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勇敢追求所爱,成为闪闪发光的阳光少年!
李璐老师通过“认知变奏”“价值觉醒”“能力进化”“生命交响”四个环节,采用辩论、人机协作赛、校园改造设计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AI工具,树立“以我为主,AI为用”的学习理念。李老师激发了学生在AI时代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虽然AI能够高效处理信息,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共鸣与创造性思维。班会课最终以“AI是镜子,而你是光源”作为总结,呼吁学生在AI时代坚守学习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张欢昕老师关注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注重学生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建设,从“阅己·越己·悦己”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自身现有的特点与内心向往的品质,帮助他们突破自我设限、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挑战更高目标,真正实现将成长的喜悦内化于心,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郑雯琦老师围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升自我”展开班会课,通过自我反思、小组讨论和案例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个人优缺点及成长方向。郑老师强调,自我认知是进步的基础,只有客观分析自身,才能明确目标、扬长避短。这一过程激发了同学们持续学习、积极实践和自我改进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行动力。
本次班会课赛教活动充分体现了班主任老师的育人初心与热忱,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每一颗求知的心灵点亮希望之光,助力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