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挖掘人文精神,塑造精神家

来源:曲江一中        作者:刘鑫       时间:2014-06-08       点击:

挖掘人文精神,塑造精神家

刘鑫(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摘要】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创设自由和谐的人文教育环境,开发恰到好处人文资源,师生共同挖掘期中蕴含的人文因素、人文精神,有助于在教学的研习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摘要】人文精神 目标 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语文教育的任务也不仅仅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创设自由和谐的人文教学环境,开发恰到好处的人文资源,师生共同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因素,人文精神,在教学的研习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所以人文教育的前提是人文资源的开发,而人文精神的挖掘是人文资源开发的核心。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字的语言的构成。语文教育的重要也是基础的部分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因而,人文资源开发,要从基础出发就要从文字启程。

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是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积淀。汉字作为汉民族记录语言的符号,在成为记载华夏祖先物质与精神历史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成为表达汉民族美感的工具。汉字始于象形,与绘画相通,字体虽迭经变化,却仍然保留有合具象、抽象、想象于一体的艺术特质,从而使得每个汉字都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一个活生生的表现生命的单位,是诗,是文,是画,是信息丰富的密码。科学地合理地解释词语,是启发学生去领悟破译这个密码,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内蕴,并进一步用她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

传统的识字释义教学,往往是枯燥而机械的反复练习与记忆背诵,把文字形态与含义之间的关系排除在教学之外。生记硬背,强化练习得来的知识的表面,容易在时间的流逝中淡忘,也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汉字是象形文字,其形态表意,而意蕴又显形态。二者结合起来理解记忆不仅学习效果好,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汉文字的深邃与优美。比如 “休”字,简单解释就是“休息,停止”,其实这个字表现的是幅画面:一个人累了,停靠在一棵树下休息。表示歇脚,休息。“木”在古文中是树的意思。再如“侃”字,是个会意字,其中“口”的下面是个“川”字,取其滔滔不绝,不舍昼夜的意思。所以“侃”的意思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付”字,“亻”旁表示人,“寸”在古文字中象一只手的样子,这里表现了一个情节,拿着东西交给别人。所以意思就是是交给,授予。文字被这样来解释之后,它就不在是死板的符号,而有血肉,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密码了。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生命个体,就是一个情感符号,就是一个天地乾坤。余光中说:“太初有字,所以汉民族的心灵和祖先的回忆与希望就有了寄托。”只要我们善于去感受、呼应我们民族的心灵,善于去发现我们祖先的“希望”和“寄托”,去发现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与人情,体会文字中的人性美,字词的学习和释义就不再那么枯燥,而从字词的学习就渗入人文关怀,挖掘人文精神是语文人文教育的基石。

语文人文教育资源,最直接也是最集中的莫过与我们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通过传递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核以内化为学生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是教学中人文资源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大力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和其中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无论是韩军提倡的教课文还是当今比较时髦的用课文教,都没有跳出分析课文本身这个圈子。课文文本是教师耕耘的田地,耕得太浅,土壤的营养没有被充分开发,禾苗的没有生长的空间;耕得太深、太广,费力费时,并非禾苗所需,会本末倒置,营养过剩。只要好好把要耕的这块地耕作得恰到好处,不浮于皮毛,也不深不可测就好了。所谓恰到好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课堂不能太干瘪,也不能过繁复。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容易陷入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单一的内涵解释。而语文原本所拥有的思想灵韵被无情地剥离,使得课堂像是风干的萝卜条,难嚼又无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简单地解释为大革命后知识分子的苦闷;《背影》单调地解说为父子之情,歌颂父爱。这些解读都是一些嚼而无味的老调了,而经典文本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在历史的淘洗中能始终有其指导现实的时代意义;有其彰显人性光辉,关怀人类生命的永恒价值。而这些恰恰也是中学生现有水平能感受却难以言说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缺失的东西,尤其是对于现今90年代出生的孩子而言,历史空间和时间的隔阂,以及当代主流价值体系的影响,让他们对于文本所表述的东西有距离感。因而在解读文本之时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是分析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带领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可以逾越时空和文化间隙的东西,这是具有永恒意义和价值的。比如归有光《项脊轩志》这篇小品文,所表达的情感是细腻而又深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平白而又含蓄。而这种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不仔细分析,细心体会,往往就会与之擦肩而过而不知觉。比如“东犬西吠”,学生乍一看觉得好理解就是说东家的狗朝着西边叫。其实联系上下文,再仔细思索不难发现,狗不是单纯地对着西边叫,而是对着西边的人叫。进而明白原本一家人分成了两家,彼此关系不和,一家的狗现在对着以前的主人狂吠。这种场景确让人伤心。四个字,一个情节,其中的情感是丰富而深沉的。家人离散不和,亲情冷漠的哀伤,可以提高现在普遍比较自我的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意识。而这个简单的“东犬西吠”的情节也就饱满丰富起来了。

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源于生活的教育。作为语文的人文教育资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出课本有中外名著经典,有社会时政大事,有自然民俗风物等等。当我们把握住我们手头的教材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圈囿在教材了,走出教材,走进经典,走进生活这是从广度上开拓人文教育资源,既可以拓宽课堂含量,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生中活的生命和人文的体验,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将课外生活中的语文引进来,即一种超链接的课堂。比如干国祥老师的《斑羚飞渡》,整个教学过程以“敬畏生命”这个哲学命题为核心,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联结了多个文学与现实文本及影音素材,他引进了人类历史上的弃老传统、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电影《泰坦尼克号》、1994年的克拉玛依火灾等等。如此多形式的人文资源文本的交互性与矛盾性在课堂上碰撞,使原本的动物寓言(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也在多文本的交互阅读中逐渐显现。而在不断的探讨过程中,学生通过切身的思考体会和理解了对生命的敬畏、热爱、宽容。语文教学需要的就是有目标的丰富,很多课文教授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文本的联结。《项脊轩志》的教授中可以参读《江上琴兴》、《饮酒》(其二),欣赏本文开头写景语段,汲取相关美学理论,理解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最高境界:“身与物化”“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归有光置身于庭院小轩即达到了柳宗元所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佳境,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难分伯仲;还可参读《寒花葬志》、《先妣事略》,将对归氏散文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水平;读《祭十二郎文》懂得作家不同,风格不同。韩文凄怆呼告,情语极多,一咏三叹,回肠荡气;归文素朴淡雅,其味弥长;读《江城子》、《声声慢》,与本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对比阅读,作出评析。读朱自清《给亡妇》、《背影》,了解文风的历史传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读文学作品。

语文教育的期待不是人人都会用汉语表达,或言说或书写。它的最高期待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是帮助每一个人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发语文教育的人文资源,我们要认识到身边的可利用的人文资源,发现它的人文精神内核并把它传递给学生,这才是实现了开发的目的,其关键是人文精神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