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曲江一中教师赴香港汉基学习交流

来源:<a href='http://www.qujiangyiz        作者:白璇       时间:2014-05-13       点击:

2014年4月19日至4月27日,曲江一中教师张海涛和白璇与师大附中老师一行八人,赴香港汉基国际学校进行学习交流。

汉基国际学校是香港首间以英文和中文(普通话)教授国际课程的学校,汉基在教学和社区服务上取得骄人成绩,在香港及其周边地区享负盛名。汉基于1983年由三位女士创办,它不像普通学校那样以应试教育为主,也不像国际学校那样基本采用西方课程,而是一所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中英文并了解香港独特中西方文化的学校。

老师抵达香港后,第二天参观了汉基国际学校,校领导带领八位老师参观学校并介绍学校概况。学校由小学(幼稚园及1至6年级)和中学(7至13年级)组成,全部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小学每班22人,中学每班最多20人,全校学生共1430人,教师约160人,师生各自所属国籍多达30个,他们的族裔、文化背景等更涉及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学生的转学率维持在每年5%左右的低水平,教职员队伍也相对稳定,现任约30%的教职员在汉基服务超过十年。汉基家校合作非常密切,其中家长教师会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家长担任神秘的讲故事嘉宾、运动队教练、校董事会,加入汉基龙舟队、在就业辅导日做演讲嘉宾、为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等。

接下来的几天八位老师在汉基中学听课学习,近距离与老师学生交流,汉基的小班教学与我们的课堂有很大区别,课堂上学生更加自由自主,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活动,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座位也是根据交流需要可以随时移动,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特点。汉基的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也很有特色,小学每班都有两位班主任,分别由具母语水平的英文和中文普通话老师担任。上课时按照不同教学需要,教室内安排不同组合的两位老师,加上可以灵活调整教室间隔,教室可将学生按需要分组。整个小学课程的教学当中,社区服务是重要的一环,所有学生都参加与之相关的课外公益活动,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所有学生每天都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

在七至十三年级整个中学阶段,中、英文都是学生的必修科目。虽然到了高年级,大学预科国际文凭项目和最后的国际联考科目大都以英文进行,但中文始终是汉基学生的重要课程。在十二和十三年级大学预科阶段,学生必须选读至少一门中文或英文的文学课程,阅读世界文学作品并撰写文学评论。七年级开始,学生可以选修一门第三语言—目前是法语或西班牙语。学生在七至十一年级学习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十一至十三年级学习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十三学期期末,学生要参加六组不同科目的大学预科项目国际联考。此外,他们还要独立完成一篇很有份量的研究论文,达到“创造、行动与服务”核心项目中的各项要求。十一年级学生的国际文凭中学项目最后评核包括八至九个学科考核和“个人设计”评写。“个人设计”是国际文凭中学项目的特别项目,学生需要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他们要记录和反思一项活动、创造和研究,或者自选其他题目,最后写成书面报告。

汉基中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小学开始便开设了游泳课,足球课,表演课等。学校还开设了表演社团,在校园里随时可以看到穿着奇装异服的学生。汉基注重实验式学习,学校每年都举行“项目周”活动,有海内外各种项目约500名中学生选择,当中大部分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包括到香港美丽的郊野公园或海滨地区实地考察和露营。中学还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成五个社,每个社代表了一个跨年级集体,每年的陆运会和水运会,让各社之间进行友谊竞赛。

汉基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在一片葱郁的青山环绕后,是学生体育和户外活动的天然教室。学校居高临下,维多利亚港的美景竟在眼底。校内各项设施完善,有专用实验室和工作室,用于科学实验、技术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有各有200张座椅的礼堂和演出剧场,有4个体育馆、25米长的标准室内泳池、健身室和户外人工攀岩。

一星期的学习交流使老师们都收获了许多,不管是在教学方法的还是在校园文化方面都有了新的体会。使教师、学生都能够更具多元文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