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上午8点30分,由我校承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读《论语》”师资研修班在曲江一中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研修班主讲嘉宾为台北市立松山高中国文老师刘桂光博士、台北市私立达人女中国文教师周薆玫老师。来自曲江一中、陕师大附中等学校的2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活动伊始,曲江一中政教处副主任刘瑜主持了开班典礼,常务副校长陈勇刚出席并致辞。在致辞中,陈校长介绍了国学经典教育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的重要影响以及曲江一中在弘扬国学文化、学习国学经典所做的努力。陈校长认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并指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开班典礼后,刘桂光老师从“为什么要谈生命教育”和“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入手,展开了对“《论语》——生命教育的灵性修养”这一主题的探讨。他认为当今的教育过于强调工具理性、知识教育和压力竞争而导致生命的失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看到孩子的需要并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之后,刘老师结合自己对《论语》的深刻理解和教学经历的独特感受,通过生动的文章、故事和视频等方式为大家具体讲解了什么是灵性修养,人为什么需要灵性修养以及它的需要人群、基本原则和实行措施。让在座的老师认识到灵性修养在人生命、生活中和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下午14点,刘桂光老师为我们重点讲述了灵性修养的具体行动方案。通过对《论语》文本的精妙解读和真实感人的故事分享,倡导教师要不断教给学生去给、去爱,给别人信心、希望、欢喜和方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灵性修养的强大力量。接着,刘老师围绕“说话的艺术”这一主题,跟在座的老师进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互动交流和小组讨论,并提出要积极改变自己,把消极的日常用语改变为积极的说话艺术。在学习与探讨中,刘老师联系生活,结合台湾教育实际,为在座老师列举出了许多生动而又鲜活的实例。
刘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优雅的举止谈吐,精彩的资料视频,生动的教学案例,赢得了在座老师的热烈掌声。 此次研修活动为期四天,相信全体教师在不断的研修与实践反思中,一定能够从孔子的先贤思想中获得教育的真谛,并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思考和实践。